厓山吊古

冷落冤魂不可招,夕阳残垒晚萧萧。
未闻白鹤归华表,曾见黄龙起暮潮。
庙鼎荒山标异代,叶填宫井认前朝。
神州终是天王地,扫尽胡尘祲气消(明黄淳《厓山志》卷五)。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战场遗址的诗词,名为《厓山吊古》。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词。

首先,标题《厓山吊古》意味着诗人来到厓山,凭吊古迹,感慨万千。

“冷落冤魂不可招,夕阳残垒晚萧萧。”这两句描绘了夕阳下荒凉冷落的战场遗址,冤魂无法招回,残破的堡垒在晚风中显得凄凉萧瑟。诗人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战场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

“未闻白鹤归华表,曾见黄龙起暮潮。”这里,“白鹤归华表”是传说中的景象,意味着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白鹤回归。“黄龙起暮潮”则是对现实战场的描绘,诗人见证了黄昏时战场的景象,暗指战争的惨烈和无情。

接下来,“庙鼎荒山标异代,叶填宫井认前朝。”这两句描绘了昔日宫殿的荒凉景象,寺庙的香炉在荒山之中显得格外突兀,树叶填塞的宫井让人不禁想起前朝的历史。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来暗示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神州终是天王地,扫尽胡尘祲气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神州”指的是中国,“天王地”意味着天子的领土,诗人表达了对国土的坚守和守护。“扫尽胡尘祲气消”则表达了消灭外敌、恢复和平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厓山吊古》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描绘了古代战场遗址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描绘现实的战场遗址和历史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