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西分宜县钤山的景色和历史典故,讽刺了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专权误国。全诗用通俗意象展开,前两句写钤山上的读书台已荒废,连猛禽(■䲹)都不愿停留,暗示此地已失去文化气息。三四句用"青词"(道教祭文)暗指嘉靖皇帝沉迷道教,而"黄阁"(宰相办公处)则直指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却庸碌无能。五六句用"梁窦"(汉代权臣梁冀、窦宪)比喻严嵩网罗党羽,用"京攸"(宋代奸臣蔡京、蔡攸父子)影射严嵩严世蕃父子把持朝政的模式。最后两句以强烈对比作结:昔日朱门豪宅的严府,如今已成牧羊人随意往来的村庄,突显权势终将烟消云散的历史规律。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典故隐喻,生动展现了权贵兴衰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