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酒家的闲适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景:山下溪边有个小酒馆,屋檐低低地斜伸出来,仿佛在向路人弯腰招手。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屋檐的倾斜姿态写得像在热情招呼客人,显得特别亲切。
后两句写得特别生动:诗人肠胃受不了劣质村酒的涩味(说明酒很粗糙),但他不直接抱怨,反而幽默地折下一根长枝条,去舀井水来冲淡酒味。这种自我解嘲的方式,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简朴,又透露出诗人随遇而乐的豁达。
全诗妙在把一次可能扫兴的饮酒经历,用轻松俏皮的笔调写成了生活小趣事。屋檐的"弯腰"、酒涩时的"笑挽",这些细节让普通的小酒馆瞬间有了温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乐趣的生活智慧。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