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眺雪
俯仰迷江甸,东南冻未苏。
扁舟下远水,积雪断寒芜。
朔气连沧海,穷阴混太湖。
潇潇兼霰密,脉脉受风扶。
大地遥浮越,低空近压吴。
山川纷莽苍,云木半虚无。
雁路才分影,鸥沙祗辨呼。
戢鳞潜素鲤,侧目逗饥乌。
色借齐宫并,音操郢曲孤。
披来朝练净,映处夜珠枯。
不用裁梁赋,偏宜入剡图。
乍惊容鬓似,却怪岁华徂。
腊渐回杓斗,春先到酒垆。
乾坤原浩荡,泥滓暂崎岖。
自笑寒暄态,谁燃造化炉。
圣朝阳德在,白日丽高衢。
扁舟下远水,积雪断寒芜。
朔气连沧海,穷阴混太湖。
潇潇兼霰密,脉脉受风扶。
大地遥浮越,低空近压吴。
山川纷莽苍,云木半虚无。
雁路才分影,鸥沙祗辨呼。
戢鳞潜素鲤,侧目逗饥乌。
色借齐宫并,音操郢曲孤。
披来朝练净,映处夜珠枯。
不用裁梁赋,偏宜入剡图。
乍惊容鬓似,却怪岁华徂。
腊渐回杓斗,春先到酒垆。
乾坤原浩荡,泥滓暂崎岖。
自笑寒暄态,谁燃造化炉。
圣朝阳德在,白日丽高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上雪景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萧瑟。
开头几句写诗人乘船在江上看到的景象:江南大地被冰雪覆盖,船行水上,积雪让荒芜的田野更显寒冷。北风从海上吹来,阴沉的天气让太湖显得混沌不清。这里用"迷""冻""断"等字眼,营造出寒冷迷茫的氛围。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雪景:雪花夹杂着冰粒密密飘落,被风吹得斜飞。远处的越地仿佛浮在雪中,近处的吴地天空低垂。山川和树木在雪中若隐若现,大雁和鸥鸟的身影都变得模糊。鱼儿潜藏,乌鸦觅食,整个自然界都因寒冷而改变了常态。
诗人用"齐宫""郢曲"等典故来形容雪景的纯净和独特,说这美景不需要刻意描写,天然就像一幅山水画。看着这景象,诗人突然惊觉时光飞逝,自己的容颜也在岁月中改变。
最后诗人由景入情:虽然现在是寒冬,但斗转星移,春天终将到来。天地广阔,眼前的困顿只是暂时的。诗人笑对冷暖变化,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并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全诗以雪景为载体,既展现了冬日自然的壮美,又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将眼前景物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语言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