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舟次检讨
如瘖思语每掉舌,如饥说食先流涎。
鲰生独坐空馆里,侧想游屐心茫然。
青鞋布袜性所好,欲往追蹑无因缘。
倾城灯前上元夜,坎坎伐鼓歌喧阗。
待公不来踏筵舞,浮江一舸春风颠。
光阴蚕市忆故国,旅梦常绕东南天。
传闻使者近持节,煌煌千骑来联翩。
旌旄遥驻御史府,笳吹时到西湖船。
正逢四月五月后,梅雨洗出山娟娟。
探幽要使单骑并,选胜不惜衣裳褰。
题名山寺三百六,傍人拟作飞空仙。
酒酣倒吸波底月,笔落遥散风中烟。
凤阁文词新有样,翰林风月谁当传。
欢游自叹不同赏,空忆倒载回朱骈。
秋风初生木叶脱,我欲归扫三椽眠。
是时公倘未即去,便合一日争千年。
鲰生独坐空馆里,侧想游屐心茫然。
青鞋布袜性所好,欲往追蹑无因缘。
倾城灯前上元夜,坎坎伐鼓歌喧阗。
待公不来踏筵舞,浮江一舸春风颠。
光阴蚕市忆故国,旅梦常绕东南天。
传闻使者近持节,煌煌千骑来联翩。
旌旄遥驻御史府,笳吹时到西湖船。
正逢四月五月后,梅雨洗出山娟娟。
探幽要使单骑并,选胜不惜衣裳褰。
题名山寺三百六,傍人拟作飞空仙。
酒酣倒吸波底月,笔落遥散风中烟。
凤阁文词新有样,翰林风月谁当传。
欢游自叹不同赏,空忆倒载回朱骈。
秋风初生木叶脱,我欲归扫三椽眠。
是时公倘未即去,便合一日争千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朋友汪舟次的一封"诗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法同游的遗憾。全诗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和画面,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和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开头用两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像哑巴想说话总动舌头,像饿汉说起美食就流口水,生动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接着描写自己独自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想象着友人出游的情景,心里空落落的。
中间部分描绘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场景:一边是热闹的元宵灯会,一边是诗人孤独的身影;一边是友人春风得意的出游,一边是诗人对故乡的魂牵梦萦。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向往。
诗人听说友人最近当了官,带着大队人马出游,在西湖边赏梅雨后的青山,到处题诗作画,潇洒快活。这些描写既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祝贺,也暗含着自己无法同游的遗憾。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参与友人的欢乐,只能独自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随着秋风起,诗人想回家乡,但又希望友人能多留些时日,哪怕多相聚一天也好。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哑巴、饿汉)让思念之情变得特别真实可感
2. 通过热闹与孤独的对比,强化了情感冲击力
3. 对友人成就的描写不显嫉妒,反而更显真挚友情
4. 结尾"一日争千年"的感慨,把对友情的珍视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即使不能常相聚,那份牵挂和祝福始终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