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序) 其八 越茶
地灵泄而不尽兮,复薰蒸于草芽。
虽名出之最晚兮,为江南之第一。
视紫笋若奴台兮,又何论乎石花。
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
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
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鼎。
滋芳液于灵襟兮,沆瀣集乎齿牙。
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
伯玉注于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
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
若馀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誇。
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
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
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越问(序) 其八 越茶》主要赞美了越地的茶叶,特别是日铸山所产的茶叶。我们可以逐句解析,看看诗中的精髓和魅力。
1. 日铸山之英气兮,既发越于镆铘。
- 日铸山的灵气已经通过镆铘这个地方展现出来。这里的“镆铘”指的是越地剑匠用的利剑,象征着越地的锋利和灵气。
2. 地灵泄而不尽兮,复薰蒸于草芽。
- 这里的灵性从大地深处释放出来,滋养了这里的草芽,指日铸山的茶树。
3. 虽名出之最晚兮,为江南之第一。
- 虽然日铸山的茶叶出现得较晚,但它已经是江南地区最好的茶叶。
4. 视紫笋若奴台兮,又何论乎石花。
- 这句对比了紫笋茶与其他名茶,说紫笋茶已经足够出色,不需要再和别的茶叶相提并论,比如石花茶。
5. 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
- 瑞龙茶是上等的茶叶,与日铸山的茶相比也差不多,说明日铸山的茶质也非常高。
6. 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
- 日铸山脉的连贯性使得这里生长的茶叶如同仙种,属于同一个家族。
7. 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鼎。
- 用西岩的清泉煮茶,松风在石鼎中生起,形容茶的煮制过程非常优雅。
8. 滋芳液于灵襟兮,沆瀣集乎齿牙。
- 茶汤中散发出芬芳,饮后齿颊留香,形容茶的香味和口感。
9. 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
-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了日铸山的茶叶,苏东坡也有很多美好的诗句赞美它。
10. 伯玉注于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
- 诗仙李白给这些诗句做了注释,文正(范文正公)也赞赏这些茶叶的甘甜和美好。
11. 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
- 雁塔和花坞这些地方都是记载在郡志里的,说明日铸山的茶叶历史悠久。
12. 若馀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誇。
- 余姚的瀑布茶也是如此被《茶经》所称赞,说明日铸山的茶与余姚的茶在品质上是不分伯仲的。
13. 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 唐朝的茶圣陆羽没有遇到好的越茶,所以鉴赏它的机会非常少。
14. 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
- 现在人们都重视建茗(建安一带产的茶),又有谁知道越茶的珍贵?
15. 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
- 一名客人说大家都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茶叶征收的规定已经太严苛。
16. 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
- 但幸好大家没有全部知道越茶的珍贵,我们不妨转换话题,谈论其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日铸山的茶叶,赞美了它的品质和历史,同时也说明了越茶的珍贵,虽然当时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