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大津上人

结宇离人境,萧然出世因。
观空惟止水,根寂见前尘。
阶树寒逾翠,山花暖自春。
安禅忘日夕,径草已成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尘世的僧人(大津上人)清修生活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禅意表达出超脱世俗的境界。

前两句写僧人住所远离人群,环境清幽,这种生活选择是因为追求超脱凡尘的修行。用"结宇"(建房)和"离人境"(远离人群)直接点出僧人与世俗的隔离。

中间四句用具体景物展现禅意:僧人通过观察静止的水面领悟"空"的哲理,在寂静中看透过往;台阶旁的树在寒冷中更显苍翠,山花在温暖中自然绽放。这些意象都在表达"顺应自然、心无杂念"的禅修状态——寒冷不能摧毁树的生机,温暖也不必刻意催花开放。

最后两句写僧人打坐入定,忘记了时间流逝,连小径上的野草都已茂密如茵。用"忘日夕"和"草成茵"的对比,生动表现了修行者专注时对时间流逝的无感,侧面烘托出禅定的深度。

全诗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住所、景物和行为的白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不刻意追求、不受外界干扰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中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平静满足的状态,这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所向往的。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