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二十首 其一

帝子远辞丹凤阙,熊罴十万建行台。

鼎湖烟散暮天碧,黄竹歌声动地哀。

春色已随流水去,绮罗留作野花开。

厓山咫尺断千古,风雨年年长绿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王朝覆灭的悲壮场景,充满历史沧桑感。

前两句写皇帝带着十万大军仓皇撤离都城,在野外搭建临时指挥所。"帝子"指皇帝,"丹凤阙"是华丽的皇宫,"熊罴"比喻勇猛的士兵。用"远辞"二字暗示这是一次永别。

中间四句用自然景象烘托亡国之痛:鼎湖的烟雾散去,暮色苍茫,哀伤的歌声震动大地。曾经的繁华像春水般流逝,只有当年宫女的华服化作野花还在开放。这里"黄竹歌"是古代哀歌的典故,暗示百姓的悲痛。

最后两句点明地点厓山,说这里虽然只是个小地方,却见证了千古悲剧。年复一年,风雨冲刷着这片土地,只有青苔默默生长,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用"咫尺"与"千古"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历史的分量。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事件的交织,营造出深沉悲凉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朝代更替的无奈与哀伤。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烟散"、"流水"、"绿苔"等意象,让情感自然流露,这是古典诗词常用的含蓄表达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