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凤山任职期满、即将离任时写下的告别之作。全诗通过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任职地的深厚感情和离任时的不舍。
首联"海峤欣逢报政年,愧无异绩纪瑶编"写作者在沿海山区任职期满时的心情——既为完成任期而欣慰,又因没有突出政绩而感到惭愧。这种坦诚的自省让人感受到他的谦逊。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生活化的工作场景,展现了他勤政爱民的形象:深夜在灯光下批阅公文("灯残细阅琴堂卷")、雨后亲自视察农田("雨后勤观绿野田")、耐心听取百姓诉求("八社莺声迟驿使")、忙碌到日落西山才匆匆赶路("半屏日色促行鞭")。这些细节生动描绘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地方官形象。
尾联"临歧依恋无他祝,大有频歌入舜弦"最打动人心。离别之际,他没有说客套话,只衷心祝愿当地百姓年年丰收,生活幸福。用"舜弦"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希望当地能像尧舜时代一样太平昌盛的美好愿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特别打动人。我们能看到一个普通官员对任职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勤恳工作却仍觉不足的谦逊品格。这种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的告别,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体现为官者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