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新年时皇帝赐给臣子御笔题写的吉祥春联的场景,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前四句讲的是皇帝亲笔写春联这件事本身:皇帝以"奉天"(代表天意)的至高身份,用丹砂写下激励臣子不要懈怠的文字。在新年第一天降下吉祥话语,预示着这一年都会有好兆头。这里用"丹书"(朱砂写的字)和"元辰"(元旦)这些具体事物,让仪式感特别强。
中间四句重点描写春联的书法:墨色光彩夺目,笔势舒展大气。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皇帝深厚的学问涵养,让收到春联的群臣都倍感欣慰。这里用"光耀""意舒"来形容书法,把静态的字写活了。
最后四句转到臣子的感受:诗人自比古代贤臣(夏靡、申胥),表示要效忠国家。但面对皇帝的赏赐又觉得惭愧,因为自己的抱负还没完全实现。这种既感恩又自省的心情很真实,让整首诗在歌功颂德之外多了人情味。
全诗最妙的是把新年仪式、书法艺术和君臣之情三者自然融合。通过描写一副春联,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流露出臣子的赤诚,还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就像我们现在过年时,既喜欢家门口贴的春联,也珍惜家人团聚的温情一样。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