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治国能臣的急切呼唤。
前四句像一组灰暗的镜头:世界变得像东流江水无法回头,曾经繁华的江边村落只剩断壁残垣。恶人当道百姓流离失所,原本的家园如今长满野草荆棘,房屋都化作了灰烬。这里用"豺狼"比喻残暴的统治者,"荆棘"象征荒芜,画面感极强。
后四句转为沉痛的质问和期盼:法律何时能真正惩治恶人?朝廷的恩泽哪天才能惠及贫苦百姓?诗人急迫地呼吁: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刻不容缓,这需要真正有治国才能的人来统筹安排。最后两句像一声呐喊,点明整首诗的核心诉求。
全诗用对比手法突出社会巨变,将抽象的社会问题转化为"楼台变废墟"、"良田生荆棘"等具体意象,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既揭露了黑暗现实,又饱含希望,展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