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

老去恒内省,不惧兼不忧。
闲种萱草花,时得览芳柔。
晓看迎露放,暮看逐风收。
才兹旦暮间,已如四运周。
孰云忘忧草,遇目转添愁。
不如忘形骸,任彼岁月流。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萱草的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

首先,“老去恒内省,不惧兼不忧。”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懂得自我反省,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过分害怕,也不会过度担忧。他心态平静,保持从容。

接着,“闲种萱草花,时得览芳柔。”诗人闲暇时种植萱草,时常欣赏它的芬芳与柔美。这里,萱草成为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好和宁静。

然后,“晓看迎露放,暮看逐风收。”描述了萱草在早晨迎着露水开放,傍晚随着风逐渐收拢花瓣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萱草的日常变化,表达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周期。

紧接着,“才兹旦暮间,已如四运周。”意思是萱草在日出日落之间,已经经历了一年的四季变化。这里诗人用萱草比喻人生的短暂和瞬息万变。

然后,“孰云忘忧草,遇目转添愁。”有人说萱草能令人忘忧,但在诗人眼中,有时看到萱草反而会增添忧愁。这是因为诗人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悲喜的境界,对于所谓的忘忧草,他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不如忘形骸,任彼岁月流。”诗人表示与其刻意追求忘忧,不如放松身心,任岁月自然流逝。这是一种顺其自然、淡泊名利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萱草的日常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淡泊和对人生世事的洞察。诗中的每一句都富有哲理,引导读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