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临武知县李子西公廨君子亭

王家唤竹作此君,周家唤莲作君子。
泥中怀玉避俗尘,水上开花超大地。
红裳翠盖在眼中,欲往从之隔秋水。
牡丹贵人非吾徒,篱菊隐士堪邻居。
李侯岸巾对芙蕖,不寄新诗来起予。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君子亭"为题,通过对比不同花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王家(王羲之)把竹子称为"此君",周敦颐把莲花比作君子。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染尘埃,水上开花更显超然,暗示君子虽处俗世却能保持高洁。

中间四句写作者的心理活动:眼前红莲绿叶的美景让人向往,却被秋水阻隔。这里用牡丹代表庸俗的权贵,篱菊代表避世的隐士,表明作者既不愿攀附权贵,也不愿完全隐居。

最后两句点题:李侯(李子西)在君子亭前赏莲,作者期待他能寄来新诗激发自己的灵感。全诗通过莲花的意象,赞美了身处官场仍能保持清高品德的君子风范,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的高雅情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