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道中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
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
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首联“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厌恶漂泊,却不得不乘着小船在风浪中前行。这里的“孤帆”暗示孤独,“擘浪飞”则形象地描绘出船在波涛中艰难前行的画面。

颔联“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写旅途所见:吴地的山间云雾缭绕,遮挡视线;楚江上的月光冷冷地照着诗人的衣衫。这两句用“涌云”“浮月”营造出一种朦胧、凄冷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寂。

颈联“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进一步抒发情感:诗人想用歌声排解忧愁,却越唱越悲伤,仿佛在流泪;短暂的梦里,他匆匆回到家乡,可醒来却发现仍是漂泊。这两句通过对比“长歌”与“悲泪”、“短梦”与“草草归”,突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尾联“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是诗人的感慨:如果有一个容身的小屋,他宁愿放弃漂泊的船,去过安稳的生活。“篾舫”代表漂泊,“柴扉”象征平凡但安定的家,两者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旅途中的景物与心理描写,生动展现了游子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容易引起共鸣。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