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

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
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
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游览弁山黄龙洞的情景,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

1. 自然景色的描写: - 起句“石洞阴阴海气寒”:诗人走进石洞,感受到洞内又阴又冷,好像大海的寒气直接渗入洞内。 - “绝厓千尺落奔湍”:洞壁高耸,千尺之上,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2. 生动的景物描绘: - “白翻飞燕空中见”:诗人抬头看着洞中飞舞的燕子,它们在空中翻飞,给寂静的洞内增添了几分生机。 - “黑入潜蛟地底蟠”:洞底深处,诗人的视线被黑暗中的潜藏之物吸引,好像有什么神秘的蛟龙在那里盘踞着。

3. 登山的感受: - “陟险未穷双蜡屐”:诗人在这里强调了登山的艰难,他穿着蜡屐(一种防滑的鞋)攀登山崖,虽然很累,但仍不断向上攀登。 - “放形自笑一儒冠”:这种放飞形骸的状态让诗人不禁笑出声来,他觉得自己虽然穿着儒者的服饰,但此刻已经完全融入自然,忘却了身份的束缚。

4. 时间的流转: - “十年来往青山路”:诗人感慨自己来往于青山之间,已经有十年的时间。 - “依旧黄尘没马鞍”:尽管时间流逝,但每当他再次踏上这条道路时,仍会感到尘世的喧嚣和忙碌,正如马鞍依旧被尘土覆盖。

整首诗通过对弁山黄龙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在自我反思中体味到了生命的旅程。

郯韶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