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 其三

自从夫君来,剑气躔须女。
游刃肯綮间,淬锋沧浪浦。
直气浩难容,才名世所妒。
枳棘岂栖鸾,百里非贤路。
善刀谨自藏,大烹鼎可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因为正直而遭到排挤,最终选择辞官归隐的故事。

前四句用宝剑比喻主人公的才能:自从你来到官场,就像宝剑的光芒照亮星空。你处理公务就像利刃切肉一样游刃有余,在民间历练就像宝剑在江水中淬火变得更锋利。

中间四句说现实困境:你正直的品格让小人无法容忍,出色的才华招来嫉妒。就像凤凰不该停在荆棘丛中,小县城也不是贤能之人该待的地方。

最后两句是主人公的选择:把好刀收进刀鞘(比喻收起才华),宁愿背着大鼎做饭(比喻放弃功名过平凡生活),也不愿同流合污。

全诗用宝剑、凤凰这些高贵意象,反衬出官场小人的卑劣,通过"淬锋""善刀"等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从锐意进取到无奈隐退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宁可不用才华也不违背本心"的骨气,就像现代人说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洒脱。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