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其一

省愆终未敢尤人,报国焉知己道真。
肯向遭时存外慕,但须临难致吾身。
拙猷未可轻寒士,迂恤曾何间小臣。
莫谓幽圜同永夜,天王明鉴说如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正直官员在困境中的坚守和信念,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原则,忠于国家,相信正义终会到来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自我反省与担当(前四句): 诗人说自己经常反省过错,从不怨天尤人。虽然一心报国,却常常怀疑自己的方式是否正确。但他明确表示:不会因为时运不济就羡慕别人的风光,只求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这就像现代人说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跟风、不攀比"。

2. 为普通人发声(五六句): 诗人特意为寒门学子和小官员说话:看似笨拙的提议可能藏着智慧,看似迂腐的关心其实不分官职大小。这体现了他反对"以地位论人"的平等思想,类似现在"不要小看普通人"的观点。

3. 黑暗中的信念(最后两句): 虽然被关在黑暗的牢狱(幽圜)像永远等不到天亮,但诗人坚信:皇帝的明察秋毫就像神明一样公正。这里的"天王"可以理解为最高正义的象征,相当于现代人相信"真相终会大白"的信念。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可能徒劳,依然坚持正道"的精神。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担当(临难致吾身),要平等看待他人(不轻寒士),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幽圜永夜),也要保持对正义的信心。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