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世俗、向往自然生活的隐士形象。
开头两句“三江鼓棹前,五岳杖藜边”很有画面感:诗人在江河中划船前行,拄着拐杖漫步在名山之间。这展现了他自由自在、云游四方的潇洒生活。
接着“何苦投尘网,频年负胜缘”道出了他的心声:为什么要自投罗网般陷入世俗的纷扰?这些年都辜负了美好的山水缘分。这里“尘网”比喻让人疲于奔命的世俗生活,像一张网困住了人。
五六句“忘机惟鹿豕,适意是林泉”进一步说明他向往的生活:只想和山中的鹿、猪这些单纯动物相处,觉得最舒服的就是山林泉水间的自然生活。“忘机”指忘却心机,回归淳朴。
最后两句“不见浮丘伯,乘鸾向紫烟”用了个典故:浮丘伯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说“你看那浮丘伯,早就乘着鸾鸟飞向云霞了”。这是用仙人的逍遥来对比自己的处境,表达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比“世俗束缚”和“山水之乐”,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与其在俗世中挣扎,不如回归自然,活得简单自在。这种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