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保甸塘至盘江道中隔江途若线正对行人面更转百坡陀江流尚难见春尽日发新铺至永宁州道中

到晓风难定,山云欲乱飞。
上楼初破梦,过岭复沾衣。
石涧草虫响,药栏花事非。
去程三十里,如梦雨霏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赶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旅途中的孤寂与怅惘。

前四句写赶路时的天气变化:天刚亮时山风乱吹("风难定"),乌云翻滚像要下雨("云欲乱飞")。登上高处时刚被晨光惊醒("破梦"),翻过山岭又被雾气打湿衣裳("沾衣")。这里用动态的风云变化,暗示旅途的奔波不易。

中间四句写沿途景物:石缝里传来虫鸣,药圃里的花已凋谢。这些细节既点明暮春时节("春尽"),又通过"草虫响"与"花事非"的对比,暗示美好事物消逝的淡淡哀愁。

最后两句点出路途尚远("三十里"),而细雨朦胧中("雨霏微"),整个行程恍惚如梦。这里把物理距离和心理感受结合,用"如梦"二字将全诗飘忽不定的氛围推向高潮。

全诗妙在将寻常赶路写得如梦境般迷离:风云变幻是梦的底色,虫鸣花谢是梦的碎片,最终连行走本身都化作了一场春雨中的幻梦。这种将现实旅程升华为心灵体验的手法,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感受到诗意的颤动。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