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欲吃月,保让常教圆。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罗帏若不卷,谁道中无人⑴。
魁形下方天顶亚,二十四寸窗中月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自在豁达的人生态度。

1. “虾蟆想吃月”: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俏皮比喻,说月亮(象征美好事物)看似遥不可及,但诗人却觉得它本该圆满——暗指人不必妄自菲薄,美好本可以属于自己。

2. “心明外不察”:只要心里通透,不必在意外界眼光。“月向怀中圆”是点睛之笔:月亮(幸福或理想)不在天上,而在自己心里——学会知足,圆满自然到来。

3. “罗帏不卷”:用窗帘比喻低调内敛。诗人说:我不张扬,但谁能说我心里空无一物呢?强调内在的丰盈比外在表现更重要。

4. 最后两句:可能是写景——窗户狭小(二十四寸),却能框住一整轮月亮。暗示人即使环境局限,只要心境开阔,依然能拥抱广阔天地。

核心思想:全诗像一串生活哲理小品,教人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世界——别贪心、别比较,幸福不在远处,而在你如何看待自己与生活。语言幽默(比如癞蛤蟆的比喻),画面感强(窗中月、罗帏),让深刻的道理变得轻松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