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其二

受诏辞金殿,提兵出玉关。
黄云连大漠,白雪满阴山。
虎骑驰天外,龙泉吼臂间。
匈奴傥未灭,定自不空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奉命出征的豪迈场景,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前两句写将军接到皇帝命令,告别皇宫,率领军队出征边关。"金殿"、"玉关"这些华贵的词语,突显了这次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中间四句用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军威:黄沙漫天连接着无垠沙漠,皑皑白雪覆盖着阴山山脉。将士们骑着战马如猛虎般驰骋边疆,腰间宝剑发出龙吟般的声响。这里用"黄云"、"白雪"的强烈色彩对比,以及"虎骑"、"龙泉"的威武比喻,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战争画面。

最后两句是将军的铮铮誓言:只要匈奴还没消灭,就绝不空手而归!这种斩钉截铁的宣言,展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全诗语言铿锵有力,像战鼓般振奋人心。通过出征场景的层层渲染,最终落在"不空还"的誓言上,让读者感受到盛唐时期军人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这种舍我其谁的气概,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