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隐精舍次修能韵

依隐亦何为,爱此精庐癖。
青山若围带,斜连城数尺。
插柳虽未成,有竹摇寒碧。
篱落隔沟塍,牛行不见脊。
风翻杮叶黄,云系山腰白。
遥见林薄间,先霜数点赤。
不记几枰棋,山鸟忽焉夕。
我亦客中主,况子客中客。
共谋一日欢,安问来与昔。
幸无俗人嬲,惬此清言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深山精舍中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情趣。

开篇"依隐亦何为"直接点出主题:隐居生活其实没什么特别目的,纯粹是喜欢这种清净。就像现代人周末去郊外民宿放松一样,诗人就是单纯享受山居的惬意。

中间八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居图:青山像腰带环绕,竹林在风中摇曳,田埂间偶尔走过只露出牛背的老牛,金黄的柿子叶、山腰的白云、林间若隐若现的红叶...这些意象就像摄影师用长镜头由远及近地拍摄,最后定格在几片经霜的红叶上,充满视觉层次感。

"不记几枰棋"四句突然转入人物活动:下棋忘了时间,直到山鸟归巢才惊觉天色已晚。这里"山鸟忽焉夕"的"忽"字用得极妙,把沉浸休闲时时间飞逝的感觉写活了。诗人说自己是"客中主",朋友是"客中客",这种身份错位透着幽默感,就像现在朋友来自己租的民宿做客。

结尾四句道出真谛:不必纠结过去未来,珍惜当下共处的时光就好。最后"幸无俗人嬲"(幸好没有俗人打扰)这句尤其接地气,就像现代人说"幸好没接到工作电话",把逃离都市的庆幸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没有刻意说理,只是如实记录山居日常,却在平淡中见真趣。诗人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比如"牛行不见脊"这个细节),以及"共谋一日欢"的生活智慧,至今仍能引起都市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