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宫廷的景色,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淡淡的哀愁。
前两句"长门花发晓莺啼,二月春光满帝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长门宫的花开了,清晨黄莺在啼叫,整个京城都沐浴在二月的春光里。"长门"是汉代冷宫的代称,这里暗示着诗中可能暗含的寂寞情绪。
后两句"不信东风偏着柳,浪教风絮点人衣"笔锋一转,用拟人手法写东风似乎特别偏爱柳树,故意让柳絮随风飘舞,沾在行人衣服上。这里的"不信"和"浪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埋怨,柳絮本是无心之物,但在诗人眼中却像是故意捉弄人。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明媚春光,实则通过"长门"的典故和埋怨柳絮的细节,隐隐透露出宫中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诗人用欢快的春景反衬内心的愁绪,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让哀愁显得更加深刻动人。飘舞的柳絮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着主人公纷乱的心绪,非常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