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乡村夜晚场景,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勾勒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前两句"袅袅一枝藤,疏疏几行柳"像一幅速写:细长的藤蔓轻轻摇曳,几行柳树疏朗地排列着。这里用"袅袅"和"疏疏"两个叠词,既写出了植物的形态,又营造出轻柔舒缓的节奏感。
后两句"篱落吐灯光,邻家犹卖酒"把镜头拉近:竹篱笆里透出温暖的灯光,邻居的小酒馆还在营业。一个"吐"字用得特别生动,仿佛灯光是从篱笆缝隙里自然流淌出来的。"犹"字则暗示时间已晚,但乡村生活仍在继续。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选取的都是寻常景物,却组合出温馨的意境 2. 动词用得精准传神(袅、疏、吐、卖) 3. 通过视觉(灯光)和想象(酒香)调动多重感官 4. 不直接抒情,但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自然流露
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一张乡村夜景,看似简单,却饱含对平凡生活的热爱。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美,以及人与人之间质朴的邻里关系。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