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庚寅) 其五

有鸟有鸟名野鸡,天姿耿介行步齐。
主人偏养怜整顿,玉粟充肠瑶树栖。
池塘潜狎不鸣雁,津梁暗引无用鹈。
秋鹰迸逐霜鹘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当时何不早量分,莫遣辉光深照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只野鸡的遭遇,隐喻了人才被错误对待的社会现象。

前四句写野鸡本是一种天性正直、举止端庄的鸟,因为主人偏爱它,给它吃精美的粮食(玉粟),让它住在华丽的树上(瑶树栖)。表面看是优待,实则违背了野鸡的自然习性。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野鸡被迫和不合群的雁一起生活("不鸣雁"),被当成无用的鹈鹕一样使唤("无用鹈")。当真正的猛禽(秋鹰、霜鹘)出现时,野鸡只能狼狈逃窜,而猫头鹰(鵩鸟)却能守护自己的领地。说明强行改变本性终将失败。

最后四句是转折:主人不断质问野鸡为何不会驱邪的法术("遣妖术"),野鸡被逼到绝境只能凄惨哀鸣。诗人发出灵魂拷问:当初为什么不量才而用?非要让明珠(辉光)蒙尘(深照泥),让人才在不适合的位置上浪费光芒?

全诗警醒世人:真正的爱才不是强行改造,而是尊重本性。就像让野鸡学驱邪,让文人当武将,都是荒唐的浪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多少人被"为你好"的名义,安排在不适合的位置上痛苦挣扎。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