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国荃联

名世钟灵,岂偶然耶,溯发逆盗兵,半壁东南,谁作砥柱,公起诸生,提勍旅,抚鸣剑而扺掌,由安庆进捣金陵,陈师者十载,血战者两年,卒能歼厥渠魁,烽烟尽扫,妥其衽席,日月重新,与毅勇并锡桐圭,各分茅胙,继乃导河兖豫,散粟汾阴,迄今江表建旄,凡属蒸氓,罔非覆帱,功第一,士无双,伯仲之间见伊吕;
中兴蒙业,亦孔亟矣,羡楚材辈出,群贤激励,克赴戎机,人怀敌忾,振湘军,指大树以酬庸,晋开府内跻宗伯,佐文正于前,启惠敏于后,讵意苍穹弗吊,遽陨龙蛇,梁木忽摧,共骑箕尾,叹勋臣恪靖早逝,刚直云亡,缅惟仗策从征,投壶制胜,咸仰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生动的语言歌颂了曾国荃(曾国藩弟弟)平定太平天国的功绩,以及他对清朝中兴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战功篇——"从书生到战神"
上联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曾国荃如何从普通读书人变成军事统帅。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他:
1. 临危受命:太平军作乱时("发逆盗兵"),他带着精锐部队("提勍旅")从安庆打到南京
2. 艰苦作战:十年练兵("陈师者十载"),两年血战,最终攻破南京城("进捣金陵")
3. 战果辉煌:彻底消灭太平军("歼厥渠魁"),让百姓重获安宁("妥其衽席")

二、荣耀篇——"兄弟双星"
用对比手法突出他的地位:
1. 与哥哥曾国藩(毅勇)齐名:都获得封爵("并锡桐圭"),像古代名将伊尹、吕尚
2. 战后的贡献:治理黄河("导河兖豫")、赈济灾民("散粟汾阴"),成为江南守护者

三、哀思篇——"将星陨落"
下联转为深沉悼念:
1. 用比喻说去世:像大树突然倒下("梁木忽摧"),灵魂乘龙升天("骑箕尾")
2. 湘军群英凋零:左宗棠(恪靖)、彭玉麟(刚直)等名将先后离世
3. 追忆军旅生活:再现当年将士们("振湘军")同仇敌忾、运筹帷幄的场景

全联最动人的是两组对比:
- 时间对比:从"提剑书生"到"白发勋臣"的人生跨度
- 空间对比:战场血火与战后治水的不同功业
通过具体事迹(如南京之战)和生动比喻(如"日月重新"形容太平),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儒将的非凡人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