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县崇惠庙词
仙伯兮逍遥,共骑鹤兮云宵。
西弱水兮东瀛洲,超然变化兮不可以留。
农之田兮瘠田,仙弭节兮悯此民而勿去。
白云横兮翠微,石室幽幽兮宜而燕娱。
一窦之泉兮不溢不枯,仙顾而乐兮黄鹄翩其来归。
有龙蛰兮于寒泉,潜而飞兮遥天。
仙吹箫兮击鼓,老农酌醑兮起舞。
仙驭飞龙兮四郊甘雨,旱不为灾兮年谷屡丰,
我民敬恭兮蒙仙之泽无穷。
西弱水兮东瀛洲,超然变化兮不可以留。
农之田兮瘠田,仙弭节兮悯此民而勿去。
白云横兮翠微,石室幽幽兮宜而燕娱。
一窦之泉兮不溢不枯,仙顾而乐兮黄鹄翩其来归。
有龙蛰兮于寒泉,潜而飞兮遥天。
仙吹箫兮击鼓,老农酌醑兮起舞。
仙驭飞龙兮四郊甘雨,旱不为灾兮年谷屡丰,
我民敬恭兮蒙仙之泽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田园世界,展现了神仙与农民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神仙的人情味 诗中神仙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骑着仙鹤来到人间,看到农民在贫瘠土地上劳作就心生怜悯,主动留下来帮助他们。这种"接地气"的神仙形象打破了传统神话的疏离感。
2. 动静结合的美景 用"白云横在山间""幽幽石室""不干不溢的清泉"等意象,勾勒出宁静的山林景色,又用"黄鹄飞来""老农起舞""仙乐飘飘"等动态描写,让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3. 人与自然的默契 最动人的是神仙与农民的互动:神仙奏乐降雨,农民敬酒跳舞,最终带来"四郊甘雨""连年丰收"。这种天人感应的描写,其实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朴素祈愿。
4. 循环往复的意境 清泉不枯不溢、仙鹤飞去又归、旱灾终得甘霖...这些意象都在传递"生生不息"的哲理,暗含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知。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动画:既有"神仙驾鹤"的奇幻色彩,又有"老农跳舞"的生活气息;既写"石室清泉"的幽静,又写"箫鼓齐鸣"的热闹。最终落在"感恩神灵护佑"的温暖结局,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