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踏莎行·雁》是一首描绘大雁南飞情景的词作,通过雁的形象抒发了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开头“枫落潇湘,雪深幽冀”两句,描绘了大雁南飞的背景,枫叶飘落潇湘之地,大雪覆盖幽冀之地。潇湘和幽冀都是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和北方。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说明季节已经从秋天转换到了冬天。
“霜风吹老芦花穗”,霜风意味着寒冷的霜风吹拂,芦花被吹得日渐枯萎。这里的芦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植物,也是诗人眼中的一种象征,象征着岁月流逝和时光变迁。
“捣衣时节却飞来,一声才断千行泪”,大雁在捣衣的季节飞来,捣衣时节通常是秋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冬的衣物。大雁的鸣叫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无限的思念之情,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下来。这里的“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季准备冬衣的活动,象征着思妇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带雨还飞,飘零无次。萧萧清影和云坠”,大雁带着雨中飞行,它们的影子在空中显得凌乱无序,如同人的思绪一样纷乱。清影和云坠,给人一种哀伤和凄凉的感觉。
“郎边莫道少书来,长空写尽相思字”,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虽然大雁带不来书信,它们在天空中却写满了相思的文字,传达着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