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泛舟枫桥

云鳞叠空生曲波,酒中倒卧秋山螺。
蛾眉小绿破双萼,醉把茱萸劝残酌。
兰风吹寒歌扇薄,水枕梦回怨萍泊。
吴歈未终枫叶落,二十五声秋点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泛舟的场景,充满了醉意、秋色和淡淡的哀愁。

开篇“云鳞叠空生曲波”用鱼鳞般的云和弯曲的水波,勾勒出天空与水面交织的动态画面,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酒中倒卧秋山螺”写诗人醉倒在船上,眼前的山峦像螺壳一样盘旋,醉眼朦胧中,自然景物也变得奇幻起来。

“蛾眉小绿破双萼”可能指女子微绿的眉毛,或是新生的嫩叶,暗示秋日仍存一丝生机。“醉把茱萸劝残酌”写诗人醉醺醺地拿着茱萸(重阳节的象征),劝人继续喝酒,透露出节日的欢愉与时光流逝的感伤。

“兰风吹寒歌扇薄”写凉风袭来,歌女的扇子显得单薄,暗示秋意渐浓,欢乐中也带着寒意。“水枕梦回怨萍泊”写诗人在船上枕水而眠,醒来后感叹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流露出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吴歈未终枫叶落,二十五声秋点索”写吴地的歌曲还没唱完,枫叶已纷纷飘落,秋日的更鼓(“二十五声”可能指时间流逝)敲响,仿佛在催促时光。整首诗以醉眼看秋景,既有节日的短暂欢愉,又有对漂泊人生和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