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春日结伴郊游、在禅院中饮酒赋诗的闲适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首联"问白莲""足安禅"点明地点是清幽的禅院,用东林寺的典故暗示这里也是修行净地。诗人说何必刻意去名寺问道,这小桥流水的禅院就足够静心修行了。
颔联写聚会场景:酒宴上感慨大家都是漂泊多年的游子,但在竹林深处却能享受半日清闲。这里"竹里"既指实景,也象征文人高洁的情操。
颈联生动描写宴会细节:吃着寺院准备的素斋,临池赏花激发诗兴。"彩毫"指毛笔,暗示众人即兴赋诗。素斋与鲜花形成朴素与艳丽的对比。
尾联抒发感慨:春日郊游的机会多么难得,值得像谢灵运那样穿着木屐尽情游玩。用"谢屐"典故,既写实又表达要珍惜当下欢聚的深意。
全诗通过白描手法,将禅院清幽、友人欢聚、即兴赋诗等场景娓娓道来。语言清新自然,用典不着痕迹,在闲适雅趣中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知己把酒言欢、忘却尘俗的惬意,以及文人特有的雅致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