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渡

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祗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船夫在名叫"白面"的渡口与当地老翁对话的场景,通过简单的日常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实:船夫把船系在白面渡口,向溪边老翁打听地名由来。虽然这里以"白面"为名,但老翁也说不清这个名字的真正来历。这里暗含了一个哲理——很多事物的名声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

后两句转入想象:诗人猜测,或许当年溪边有位天生丽质的浣纱女,因为容貌太美根本不需要化妆("懒匀红"指懒得涂胭脂),所以这个地方才被称为"白面"。这种联想既浪漫又带着一丝幽默。

全诗妙在: 1. 从日常小事引出对"名实关系"的思考 2. 用浣纱女的典故(暗指西施)给普通渡口增添诗意 3. "懒匀红"三字生动刻画了天然去雕饰的美,比直接写"很美"更高级 4. 语言明白如话却余味悠长,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这种写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诗意的能力,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往往不需要刻意修饰,最动人的传说常常就藏在寻常生活中。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