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题,诗海作《灵洲山》。)
入眼浮沤见此台,岭南风致自天开⑴。
何人两屐松根到⑵,千载孤舟梦里来。
枕石老龙三月睡,高冈鸣凤几时回。
数株松插崔嵬顶,添片白云添个巍⑶。
⑵ 到,《岭海名胜记》卷四《灵洲山记》作“出”。
何人两屐松根到⑵,千载孤舟梦里来。
枕石老龙三月睡,高冈鸣凤几时回。
数株松插崔嵬顶,添片白云添个巍⑶。
⑵ 到,《岭海名胜记》卷四《灵洲山记》作“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小金山(灵洲山)的独特风光,充满奇幻色彩和悠远意境。
前两句写初见小金山时的震撼:这座山台像水面的泡沫一样突然浮现在眼前,岭南的天然景致就这样毫无雕饰地展开。用"浮沤"比喻,既写出山的灵动,又暗含惊喜之感。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增添神秘感:不知哪位仙人穿着木屐从松树根下飘然而至(借用南朝谢灵运登山典故),千年来只有孤独的小船在梦中造访。接着把山石比作沉睡的老龙,把山峰比作等待凤凰归来的高岗,赋予山水灵性。
最后两句最有趣:几棵松树插在山顶,就像给崔嵬的山峰添了片白云,又添了几分巍峨。这里把静止的松树比作流动的白云,静止与动态交融,平凡的松树顿时有了仙气。
全诗妙在将现实风景与神话想象结合,老龙、凤凰等意象让山水活了,而"松插山顶"这样接地气的描写又让仙境有了人间烟火气,读来既觉缥缈又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