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
幼悟离尘。炼汞烹银。把壶中、造化区分。虎龙调处,滋助阳初。亘理来容,元来面,本来身。云水为邻。风月常亲。妙玄通、方称全真。忆师慈训,稍异常人。便字昌龄,名丹桂,号白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行香子》的一篇,主要回忆了作者的师父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接下来,我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词。
首先,从“幼悟离尘”开始,作者表达了自己从小就开始追求道教的修炼,理解并实践了“炼汞烹银”的修炼过程。“炼汞烹银”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种象征性表达,意味着通过修炼,提升自我精神境界。
接着,“把壶中、造化区分。虎龙调处,滋助阳初。”这里作者用“壶中”代表自己的内心世界,“造化”则是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作者通过修炼,调整自己的精神状况,使得内心和谐,有助于修炼的效果。其中,“虎龙调处”可能象征着阴阳调和,生命力旺盛。
然后,“亘理来容,元来面,本来身。”这句话在表达作者通过修炼,理解了世界的本质和真理,展现出了真我。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觉醒和自我认知的提升。
接下来的部分,“云水为邻。风月常亲。”描绘了作者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这也是道教追求的一种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然后,“妙玄通、方称全真。”这里“妙玄通”可能指的是对道法的深刻理解与通透,而“全真”则是道教的一种境界,表示在精神修养和道德行为上都达到了完备的状态。
最后,“忆师慈训,稍异常人。”作者开始回忆师父的教诲,这些教诲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不同于一般人。结尾部分则是对师父的称呼和表达敬意,也表达了对师父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修炼和理解,对师父的怀念和感激,以及对自然和谐、精神完善的追求。通过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修炼历程和对道教精神的深入理解。
王丹桂
王丹桂(生卒年不详),金代道士。字昌龄,号五峰白云子,利州(今四川广元市)人。师事金代道教宗师马钰(马丹阳),修习全真教义。隐于昆嵛山神清洞。工填词,笔调流畅清雅,有词集《草堂集》一卷,收其词一百四十馀首,皆宣扬早期全真教旨,与马钰同一格调,多赠寄答和之作,内容均是宣说早期全真教义,警诫世人觉悟人生梦幻,断恩爱,弃名利,以求达仙真之位。《全金元词》收其词六十二首。生平见其《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