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友胡达材 其三

匹马劳山县,风霜度十旬。
能令万人活,不计百年身。
事业秋毫尽,声华白日沦。
之人才筦库,谁独上麒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亡友胡达材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高尚品格和短暂人生的深切惋惜。

前四句写胡达材生前的工作状态:他独自一人在劳山县奔波("匹马"形容孤单),历经风霜辛苦工作了十个旬日(约一百天)。他全心投入能造福万民的事业,却从不计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寿命长短。这里用"万人活"与"百年身"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后四句转为痛惜:这样优秀的人才,他的事业抱负还像秋天毫毛般细微时就中断了,名声光彩也像太阳西沉般消逝。最后两句尤为沉痛:胡达材这样的人才原本只是管理仓库的小官("筦库"),但作者反问:像他这样的人物,难道不配登上麒麟阁(汉代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吗?暗指朋友才能被埋没,死后更无人记得。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鲜明的对比(万人活vs百年身、秋毫vs白日、筦库小官vs麒麟阁功臣),既展现了朋友无私奉献的形象,又抒发了对人才被埋没、英年早逝的双重痛惜,感情真挚动人。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