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评价了李鸿章的功过。
第一句说李鸿章和德国首相俾斯麦、意大利首相格里士是同时代的杰出人才,肯定了李鸿章的能力。第二句"勋业终年让大、伊"则话锋一转,指出他一生功业终究比不上古代名相伊尹("伊"指商朝贤相伊尹),暗含对其晚年外交失败的批评。
后两句更有深意:第三句惋惜中国本有许多能人志士("健者"),第四句却讽刺地问"为何让一个不够格的人(孺子)当了国家统帅(王师)"。这里用"孺子"暗指李鸿章能力不足却身居高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愤懑。
全诗通过古今中外的人物对比,既承认李鸿章的个人才能,又尖锐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和时代悲剧,反映了晚清"人才不得其用"的困局。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批判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