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下

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
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关下》借古喻今,通过描写边关的壮丽和守关人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信任的思考。

前两句"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描绘了边关的雄伟景象。"百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帝畿"指京城。这两句说:这险要的山河拱卫着京城,为什么关门迟迟不打开呢?这里用关门的迟疑,暗示了某种隐忧。

后两句"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用了典故。田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他曾在秦国被扣留,后来靠门客"鸡鸣狗盗"之技才得以逃脱。这两句意思是:自从那次让田文逃脱后,每次听到鸡叫(暗指可能有人要逃跑),守关人都不免产生怀疑。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边关的雄伟反衬人心的脆弱,再坚固的关隘也防不住人心的猜疑
2. 通过一个历史典故,生动表现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
3. 暗示了统治者的多疑可能会影响国家防御的实效

诗人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通过守关人的心理活动,委婉地表达了对当权者过分猜忌的讽刺。这种以小见大、含蓄深沉的表现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