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日日雨霏霏,开门无所之。
漫寻花发处,已过絮飞时。
替纸蚕生遍,修巢燕立危。
但催人老去,羞作送春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伤情绪,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春雨连绵的烦闷——天天细雨霏霏,诗人连门都不想出,想找点春天的痕迹,却发现花期已过,连柳絮都飘尽了。这里用"花发处"和"絮飞时"两个典型意象,生动表现出春天将尽的遗憾。

五六句转向生活细节:蚕宝宝都孵出来了(暗示养蚕人开始忙碌),燕子站在摇摇欲坠的旧巢边(暗示要筑新巢)。这两个细节既点明暮春的物候特征,又暗含时光流转的意味。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春光催人老去,诗人连写送春诗都觉得羞愧。这种"羞"字用得巧妙,既包含对春光易逝的无奈,又带着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复杂心情——既想挽留春天,又觉得矫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先拍阴雨空镜,再特写凋谢的花、飘散的柳絮,然后镜头转到蚕房和屋檐,最后定格在诗人摇头苦笑的画面。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让人感受到那种"春天溜走了"的淡淡惆怅。

张弋

张弋,旧名奕(或作亦),字彦发,一字韩伯,号无隅翁,祖籍河阳(今河南孟县)。不喜为举子学,专意于诗,与戴复古、赵师秀等多有酬唱。曾入许定夫幕,欲命拜官,不受。后死于建业(《贵耳集》卷上)。有《秋江烟草》一卷。事见本集末附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丁煜《秋江烟草跋》。张弋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秋江烟草》为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