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秀县丞凡五和前篇仆亦五次其韵 其三

蔚宗草香传,水沈贵盈斤。
标置何必高,有德当自薰。
士成(徐本作或)稍蕴藉,往往嗔(徐本作嗤)斯文。
人生顾安用,浪为此纷纷。
我静偶获(徐本作成)趣,君意良复勤。
摩娑辨款识,共玩古曹(徐本作鼎)纹。
青烟既司寒,小孤方插云⑴。
诗应神所授,句与炉争芬。
悬知我辈事,俗子未必欣。
不容芝兰室,杂以蒿艾荤。
政恐千年后,馀臭⑵尚有闻。
惟爱(徐本作忧)青云士,亟拜黄屋恩。
未知谁氏子,肯对香氤氲。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的熏香作比喻,探讨了人品与修养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香气"不在于外在的名声地位(就像名贵沉香不必论斤两),而在于内在品德的自然流露(有德之人自带芬芳)。

诗中讽刺了那些装腔作势的文人("士成稍蕴藉"),他们追求虚名就像追逐浮云。诗人更喜欢静心品味生活真趣("我静偶获趣"),比如和朋友一起鉴赏古物纹饰("共玩古曹纹"),这种高雅情趣普通人难以理解("俗子未必欣")。

最后用"芝兰室"比喻高洁品格,强调真正的芬芳能流传千年。而那些追逐功名的人("青云士"),虽然急着讨好权贵("亟拜黄屋恩"),却不懂欣赏精神世界的馨香。全诗通过香气的对比,表达了看淡虚名、追求内在修养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