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南山寄傲轩

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
楚市少年霸陵尉,纷纷蠛蠓过吾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开阔的人生态度。前两句"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是说:当你刻意去寻找什么时反而什么都找不到,但当你打开心胸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天地。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越执着反而越得不到,放松心态反而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后两句用"楚市少年"和"霸陵尉"两个典故,前者指市井中争强好胜的年轻人,后者指汉代一个仗势欺人的小官。诗人把这些世俗中追名逐利的人都比作"蠛蠓"(小飞虫),说他们像一群小虫子一样在自己眼前飞来飞去。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表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是向外追逐,而是保持内心的空明;面对世俗的纷扰,要有超然物外的气度。就像站在高处看地上的小虫子,那些在名利场中你争我夺的人,在智者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很有启发——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学会跳出狭隘的竞争思维,用更开阔的胸怀看待生活。

方逢辰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