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其一

江山苍莽辟神宫,楼阁巍峨接碧空。
时有天风起蘋末,每疑黄鹤在云中。
晴川不断烟波绿,夕照曾经劫火红。
怀古论文最高处,诗才崔李漫雌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对文学才华的赞叹。

首联“江山苍莽辟神宫,楼阁巍峨接碧空”用宏大的笔触勾勒出黄鹤楼的雄伟气势:在辽阔的江山之间,黄鹤楼如同神仙宫殿般拔地而起,高耸的楼阁仿佛直插云霄。这两句通过空间感的营造,让读者感受到黄鹤楼的非凡气派。

颔联“时有天风起蘋末,每疑黄鹤在云中”转入动态描写:微风吹过水面浮萍时,总让人错觉是黄鹤在云间飞舞。这里巧妙化用“风起蘋末”的典故,将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结合,赋予黄鹤楼神秘色彩。

颈联“晴川不断烟波绿,夕照曾经劫火红”通过色彩对比展现历史沧桑:眼前晴日下的汉江泛着碧波,而夕阳又让人想起这里经历过的战火。这两句用“绿”与“红”的鲜明对照,暗示黄鹤楼见证的岁月变迁。

尾联“怀古论文最高处,诗才崔李漫雌雄”是诗人的感慨:站在楼顶怀古论今,觉得当年崔颢和李白的诗才高低已不重要。这里既表达对前贤的敬意,也暗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豁达。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现实景观、历史记忆和文学典故融为一体:写楼阁时气势磅礴,写传说时飘逸灵动,写历史时深沉厚重,最后落脚到对文学价值的思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层层描绘,自然流露出对人文胜迹的珍视。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建筑不仅是砖石堆砌,更是承载着文化记忆的鲜活存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