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上元

乡国渺何许,天涯春色归。
无家悲令节,有泪湿征衣。
宿麦连云秀,残梅作雪飞。
烽烟烛江表,远梦绕渔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暨阳上元》通过游子的视角,描绘了战乱年代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乡国渺何许,天涯春色归"直白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家乡在哪里呢?远在天边,而春天已经回来了。这里用"春色归"反衬出自己不能归家的遗憾。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了游子的处境和心情。"无家悲令节"说在佳节时分更觉悲伤,因为没有家;"有泪湿征衣"直接描绘了流泪沾湿衣服的画面。"宿麦连云秀"写田野里越冬的小麦长势喜人,"残梅作雪飞"写梅花凋落如雪,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美好的春景反衬游子的凄凉。

最后两句"烽烟烛江表,远梦绕渔矶"点明背景:江南地区战火纷飞(烽烟),而游子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的渔矶(可能是记忆中家乡的某个具体地点)。"烛"字用得巧妙,既形容烽火照亮江面,又暗示战火持续不断。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手法(春景与悲情、他乡与故乡、现实与梦境),将战乱时期普通人的乡愁表现得深刻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天下虽大,无处为家"的漂泊感,以及"明知家乡就在那里,却永远回不去"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