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来自越裳国的白色雉鸡,通过它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赞美了盛世气象和帝王仁德。
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白雉的外形: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素翟宛昭彰"),从遥远的越裳国而来("遥遥自越裳")。白天冰晶般的眼睛映着阳光("冰晴朝映日"),夜晚玉色的羽毛仿佛含着霜雪("玉羽夜含霜")。
中间四句通过时空描写突出贡品的珍贵:历经三年长途跋涉("岁月三年远"),跨越无数山川湖泊("山川九泽长"),沿着碧海之路而来("来从碧海路"),最终到达天子所在的仙境般都城("入见白云乡")。
最后四句点明政治寓意:白雉作为祥瑞之物("作瑞"),既让人想起周朝的兴盛,也让人歌颂当今汉皇的德政("登歌美汉皇")。远方进贡这个行为本身("朝天"),就证明了皇帝以孝治天下的成效("资孝理"),其仁德教化必将广布天下("惠化且无疆")。
全诗最巧妙的是把一只白雉的进贡,升华成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通过描写白雉的纯洁美丽、进贡路途的艰辛遥远,反衬出中央王朝的强大感召力。表面写鸟,实则写人,用具体物象承载政治寓意,是典型的"以小事大"的写作手法。
王若岩
天宝间进士。与孙昌胤同应礼部试。事迹参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录存王若岩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