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同时暗含对友人的邀约之情。
开头两句用问答形式点明地点——词客(诗人)所在之处靠近洞庭湖所在的岳州。三四句用"地连""湖共"的句式,展现洞庭湖与湘江树木、楚地天空融为一体的辽阔画面,湖面仿佛与天空相接。
五六句转入黄昏时分的景色描写:放眼望去,暮色中的湖面风烟弥漫;秋日南飞的鸿雁让人心头触动。最后两句巧妙转折:湖中的君山景色更为奇特,似乎在等待像司马迁(子长)这样善于游历记录的人来探访——这里既赞美了洞庭湖之美,又含蓄地邀请两位友人(谢张二内翰)同游。
全诗通过空间由近及远(岳州→湘楚→君山)、时间由昼入暮的描写,将地理景观与人文情怀自然融合,最后落在对同游的期待上,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