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兰院二首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三十年后重游旧地的感慨,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第一首: 前两句写三十年前来这个木兰院游玩时,木兰花刚开,寺院也刚翻新,充满生机。后两句写如今再来,看到的是老树不开花,当年的僧人也都白发苍苍。通过"木兰花发"和"树老无花"、"院新修"和"僧白头"的对比,让人直观感受到三十年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首: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寺院受到的冷遇——僧人吃完饭就敲钟,自己没赶上饭点,只能饿肚子。后两句写三十年后终于功成名就,当年题写的诗句如今被用碧纱罩起来保护。这里用"尘扑面"形容自己多年奔波劳苦,"碧纱笼"则代表终于获得认可,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具体的生活细节(没赶上饭、题诗)来表现人生起伏 2. 通过"木兰花/老树"、"新修寺院/白头僧人"、"尘土/碧纱"这些对比意象,让时间的重量变得可感可知 3. 不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自己体会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

这种用平凡事物寄托深沉人生感悟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王播

王播(759~830)字明敭(同“扬”),太原(今太原)人。贞元(786~805年)中擢进士,举贤良方正异等。长庆初历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初拜左仆射,封太原郡公。卒,谥曰敬。工书,尝书唐凤翔尹李晟为国修寺碑。《唐书本传》、《墨池编》、《佩文斋书画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