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八首

蕴空谁见法中王,觌体何曾碍剑光。
古庙藤萝穿户牖,断碑风雨碎文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探讨了深刻的哲理,核心在讲"真理无处不在,但人们常被表象迷惑"。

前两句用两个比喻说理:第一句"蕴空谁见法中王"就像在说空气充满四周却看不见,真理也是如此,虽然主宰一切(法中王),但常人难以察觉。第二句"觌体何曾碍剑光"用剑光能穿透物体作比,说明真正的智慧(剑光)不会被表象阻碍,能直指本质。

后两句转为具象描写:古庙的藤蔓穿透门窗,就像自然力量突破人为束缚;风雨侵蚀的断碑上文字模糊,暗示时间会消解一切人为的标榜。这两个画面共同传递出"自然永恒,人为造作终将消散"的禅意。

全诗妙在把抽象哲理转化为可感的自然景象,藤蔓穿墙、石碑风化这些日常所见之物,都被赋予深意。诗人告诉我们:真理就像空气般无处不在,像藤蔓一样自然生长,不必刻意追寻宏大庄严的表象,在平凡处就能见真章。

释从瑾

释从瑾(一一一七~一二○○),号雪庵,俗姓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住四明天童寺。宁宗庆元六年卒,年八十四。为南岳下十七世,心闻昙贲禅师法嗣。有《颂古集》一卷,收入《续藏经》。《增集续传灯录》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