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三 滇南思武侯擒孟获

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两字服心知有以(马谡语),一时成算岂徒云。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剩欲起公论此事,邺宫吴苑几斜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的历史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智慧与历史遗憾。

前两句描绘了诸葛亮五月率军渡过泸江的场景:白羽毛装饰的军旗在风中划破南方有毒的瘴气云雾,既写出了行军的艰难,又暗示范围困的险境被突破。这里用"白羽"和"断瘴云"形成色彩与力量的对比,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是核心内容。诗人引用马谡的话"服心"二字,点明诸葛亮南征的真正目的不是武力征服,而是让孟获心服口服。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南方人见识了蜀汉的天威,但北伐中原终究没能阻止三国鼎立的局面。这里既有对诸葛亮能力的肯定,也流露出对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

最后两句情感升华:诗人想请诸葛亮复活来评说这段历史,但时光流逝,连当年魏国(邺宫)和吴国(吴苑)的宫殿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中了。这种穿越时空的想象,让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全诗通过具体场景、历史典故和时空交错的写法,既赞美了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军事智慧,又抒发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用夕阳下的古代宫殿意象,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