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可山西湖衣钵

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
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仍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梅花树下赏月的情景,却暗藏幽默的自嘲和人生哲理。

前两句写实景:黄昏月光洒在梅花上,诗人独自在竹门前唱歌漫步。这里营造出一种清幽浪漫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他一个人。

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原本以为这片梅花美景是独享的,却突然想到宋代著名隐士林逋(号"和靖")的后人可能还在世。这里的幽默在于,诗人前一秒还沉浸在"独占梅花"的自我陶醉中,下一秒就被现实打脸——连欣赏梅花这件事,都是前人早就做过的。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轻松的场景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我们以为的"独创",其实可能都是在前人影响下的产物
2. "衣钵"的标题暗示文化传承就像传衣服一样代代相传
3. 通过自嘲的方式,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思考

就像现代人拍了一张自以为很独特的照片,结果发现网上早有百万类似构图,这种既尴尬又真实的体验,古人早就用诗写出来了。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