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寿盛程斋秩宗

忆昨东门祖帐陈,鉴湖归兴与诗新。
屯蒙休问山中道,甲子难拘物外人。
筇竹直堪腾胜日,乔松元不竞华春。
霞觞引满孙曾献,几阅南溟变劫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长寿的向往。

开头回忆朋友在东门设宴送别的场景,提到朋友像古代隐士一样带着诗兴回归鉴湖(隐居之地)。接着用"屯蒙"(易经卦象)和"甲子"(时间计算)说明真正的隐士不会纠结于世俗规则,时间也约束不了超脱之人。

中间四句用具体意象展现隐士生活:拄着竹杖在晴天漫步,像高大松树不与其他植物争春,表现出淡泊名利的品格。最后描写隐士举杯畅饮、儿孙绕膝的场景,说他早已看透人间沧桑变化。

全诗通过送别、隐居、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四个画面,层层递进地塑造了一位智慧长者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感——不争不抢、儿孙满堂的生活,正是许多人心向往之的境界。诗中"松树不争春"的比喻尤其精妙,把高尚品格写得既形象又富有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