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三 其三
高祠瞻拜恨无缘,几度羹墙思俨然。
好调莺啼脩竹里,清流水绕画栏前。
四时草合金山地,十丈花开玉井莲。
太极生生何所拟,一轮月落万千川。
好调莺啼脩竹里,清流水绕画栏前。
四时草合金山地,十丈花开玉井莲。
太极生生何所拟,一轮月落万千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一座新建祠堂的敬仰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哲学思考。
前两句写作者虽然没能亲自去参拜祠堂,但多次在脑海中想象它的庄严模样。"羹墙"这个典故是说古人因为思念已故的贤人,连吃饭时看到墙上影子都以为是贤人来了,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对祠堂的向往之情。
中间四句描绘祠堂周围的美景:黄莺在竹林间歌唱,清澈的溪水环绕着雕栏,四季常青的草地与金山相映成趣,池塘里的莲花开得又大又美。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祠堂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祠堂主人高尚的品格。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用"太极"和"月光"作比喻:太极生生不息的道理就像月光洒在千万条河流上那样无处不在。这说明作者在瞻仰祠堂时,感悟到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全诗从具体景物写到抽象哲理,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又抒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