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于高山白云间的古老寺庙,以及一位早已逝去的高僧留下的清泉。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祖堂白云里,岧峣俯林樾"像电影开场镜头:古老的寺庙被白云环绕,从高处俯瞰着下方的树林。这里用"白云"和"俯视"的视角,烘托出寺庙远离尘世的清幽感。
中间两句"昔人不可见,岩桂花犹发"形成巧妙对比:当年修行的高僧已无处寻觅,但山岩间的桂花依然年年开放。这种"物是人非"的对照,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最后两句"惟有林公泉,涓涓漾明月"是全诗亮点:虽然高僧不在了,但他开凿的清泉仍在静静流淌,倒映着明月。这个画面既清澈又永恒,象征着高僧的精神如同这泉水一样长存。用"涓涓"形容水流声,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叮咚;"漾明月"则让整个画面流动起来,充满灵动的美感。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白云、桂花、清泉、明月这些纯净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僧的怀念和对永恒之美的追寻。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人已去,泉长流"的禅意,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到生命的延续。